徐子雄
畫家、作家、藝評家、美術導師。
徐氏於六十年代曾隨美國版畫家 Joan Farra 學習版畫,後隨呂壽琨學習水墨畫。他兼擅中國彩墨畫及西畫、水彩等。早年取法於中國傳統,好畫山川、飛瀑、林木等,著重光影變化、層次遠近及線條韻味;水彩設色鮮明、筆法奔放、淋漓酣暢;亦擅書法,行草書筆觸放逸迅疾、恣意縱橫、不拘一格。徐氏結合書畫線條用筆及色墨潑灑,具有抽象意趣,並將書畫糅合,又以書法字體入畫,筆飛墨舞,韻律具足,另創個人面目。
徐氏先後於香港藝術館舉辦的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獲市政局藝術獎(繪畫) (1979)、書法(1994)。1988年獲美國國際藝術家獎,又獲美國聯邦政府研究員獎學金居「藝術家園地」創作半年,亦被邀作「國際嘉賓」造訪多地及交流。2005年以其藝術成就貢獻獲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頒授嘉許狀。
作品曾於歐、美、加、澳、東南亞及中國各地展出,參加聯展及個展約460次;2024年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大型個展「隨緣自在」徐子雄藝術展。其他展覽包括香港美國圖書館首次個展 (1968)、美國圖書館〈水墨新意〉(1984)、香港藝倡畫廊個展 (1987)、香港藝術館〈香港藝術 1997〉(1997,北京中國美術館、廣州廣東美術館)等。徐氏作品被香港及海外多家美術館、機構及私人收藏,包括M+藝術館、香港藝術館、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、澳門賈梅士博物館、新加坡國家畫廊、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、美國副總統藝術藏品館、國泰航空及四季酒店等。
徐氏是香港水墨藝術運動的先峰,是70-80年代香港新水墨運動的主要團體「一畫會」的創始會員及「元道畫會」的會員;多年來積極推廣水墨藝術,及培育新一代水墨藝術家,其門生自90年代起亦成立多個畫會包括「水墨新流」、「墨象畫會」等。
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、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兼任講師等。現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顧問 (視覺藝術)。
曾任香港作家協會副主席;著作有《畫筆之外》(1991)、《藝壇藝談》(1993)、《藝壇風雲錄》(1998)、《雄風壺趣》(2007) 及《徐子雄書法作品集》(2023) 等。
徐氏現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設其工作室「石門畫室」。
徐氏於六十年代曾隨美國版畫家 Joan Farra 學習版畫,後隨呂壽琨學習水墨畫。他兼擅中國彩墨畫及西畫、水彩等。早年取法於中國傳統,好畫山川、飛瀑、林木等,著重光影變化、層次遠近及線條韻味;水彩設色鮮明、筆法奔放、淋漓酣暢;亦擅書法,行草書筆觸放逸迅疾、恣意縱橫、不拘一格。徐氏結合書畫線條用筆及色墨潑灑,具有抽象意趣,並將書畫糅合,又以書法字體入畫,筆飛墨舞,韻律具足,另創個人面目。
徐氏先後於香港藝術館舉辦的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獲市政局藝術獎(繪畫) (1979)、書法(1994)。1988年獲美國國際藝術家獎,又獲美國聯邦政府研究員獎學金居「藝術家園地」創作半年,亦被邀作「國際嘉賓」造訪多地及交流。2005年以其藝術成就貢獻獲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頒授嘉許狀。
作品曾於歐、美、加、澳、東南亞及中國各地展出,參加聯展及個展約460次;2024年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大型個展「隨緣自在」徐子雄藝術展。其他展覽包括香港美國圖書館首次個展 (1968)、美國圖書館〈水墨新意〉(1984)、香港藝倡畫廊個展 (1987)、香港藝術館〈香港藝術 1997〉(1997,北京中國美術館、廣州廣東美術館)等。徐氏作品被香港及海外多家美術館、機構及私人收藏,包括M+藝術館、香港藝術館、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、澳門賈梅士博物館、新加坡國家畫廊、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、美國副總統藝術藏品館、國泰航空及四季酒店等。
徐氏是香港水墨藝術運動的先峰,是70-80年代香港新水墨運動的主要團體「一畫會」的創始會員及「元道畫會」的會員;多年來積極推廣水墨藝術,及培育新一代水墨藝術家,其門生自90年代起亦成立多個畫會包括「水墨新流」、「墨象畫會」等。
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、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兼任講師等。現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顧問 (視覺藝術)。
曾任香港作家協會副主席;著作有《畫筆之外》(1991)、《藝壇藝談》(1993)、《藝壇風雲錄》(1998)、《雄風壺趣》(2007) 及《徐子雄書法作品集》(2023) 等。
徐氏現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設其工作室「石門畫室」。